院学生会、研究生会、各班级、团支部、各学生社团:
为组织引导青年大学生深入学习宣传践行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将“青春梦”融入“中国梦”,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根据教育部、团中央等《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精神,学院按照学校要求,决定开展2014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现根据学校有关通知精神,将院级重点团队招募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与对象
1.以2012级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为主,鼓励其他年级学生骨干参加。其中,2012级本科生均需参加团队实践活动。
2.全日制在校研究生。
二、团队要求
(一)实践主题鲜明。团队要有鲜明的实践主题,以理论宣讲、社会调研、科技创新、实习实训、就业创业、爱心支教、骨干培养、环保教育等为重点开展活动,实践内容体现时代特点、学校特色、专业实际和当地需求。特别要注意结合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围绕“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创作、创新创业项目培育计划、优秀本科毕业生培育计划等组建社会调研、科研创新等团队。
(二)队员结构合理。团队须公开招募成员,队员组成可以跨年级、跨专业、跨学历,鼓励以生源地相对集中的形式组建团队。团队组织机构设置合理,分工明确,队员组成结构科学(充分考虑性别、专业、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学历、生源地等),每支团队必须配备安全员、信息员、宣传员、财务管理员等,实践期间每日分队向总队、总队向学院团委上报实践开展情况,实行每日零安全报告制度。规模适中,人数控制在10-15人。本科生团队中2012级学生不少于团队总人数的2/3;2013级要积极主动参与今年的社会实践,为2015年全员参与社会实践提供人员和经验保障。
(三)团队保障到位。有明确的经费来源和社会资源渠道,采取实践地扶持、社会化运作、科研项目资助、学生自助等方式募集资金,学生生活有保障,募集的资金基本满足活动需要。高度关注实践活动中的人身财产安全,确保没有安全隐患。院级重点团队实践期间师生人身财产等保险由学院统一购买。
(四)方案切实可行。指导教师到位,团队需配备至少一名相关的专业指导教师,指导老师中副高以上职称者不少于1/2,每位指导教师只能指导一支团队,由学校统一配备思政指导教师。日程安排紧凑,形式切实可行,实践地点尽量安排在生源地所在市或周边县市,活动原则上集中在7月份开展,活动时间不少于7天,鼓励部分团队实践时间不少于15天。预期效果明显,有固化的活动成果。
三、时间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5月13日前)
院班两级分别开展宣传动员,院团委、学生会、研究生会、各班级和团支部、学生社团等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宣传动员和工作部署,动员广大同学深入挖掘社会资源,积极申报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项目,踊跃参与社会实践。
(二)团队组建阶段(5月14日—5月28日)
1.网上申报项目(5月18日前)。学院有关单位或个人围绕学院提供的调研、科研、实训等参考项目(见附件1),或根据教师课题,结合学院实际,围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申报项目并制订活动方案。5月18日(周日)前登陆学校社会实践团队招募网站(校团委主页社会实践专区),注册并进行项目申报,项目名称统一为“安徽师范大学**(单位)赴**(地点)**(主题)团队”。
2.学生网上报名(5月23日前)。学生根据兴趣、生源地等选择报名参加学院或跨学院的实践团队,每人限报2个团队,实践项目负责人不能报名参加其他团队。
3.学院网上审核(5月23日—5月28日)。学院对活动项目和报名学生进行审查,确定可以组建的社会实践团队,并遴选院级重点团队,审核确认院级重点团队和班级服务小组;同一学生报名参加两个团队者,按照项目所在单位“先选先得”原则确定参加团队。
研究生团队组建工作参照以上步骤和要求,实行线下组建,不需通过社会实践系统进行操作。可统筹跨学历组队,鼓励本科生加入研究生实践团队,鼓励研究生加入本科生实践团队。
各团支部须将审核通过的《团队申报表》统一汇总,本科生、研究生团队分类排序,填写《校级、院级重点团队申报情况一览表》(见附件1),于5月26日(周三)前上报。学院限推荐上报本科生团队4支(其中专业素养培育类团队2支),推荐上报研究生团队至少1支(鼓励多报)。逾期不报视为放弃。
本科生团队报院团委办公室徐彪处。电子版纸质版由学院团委委员负责汇总,2205393656@qq.com,15755397161(陈铮),1229913326@qq.com,15755371983(程婧)。
研究生团队报报研究生辅导员办公室戴扬处。电子版纸质版由李妍负责汇总,联系方式:491382119@qq.com, 15155373812。
(三)学院评审阶段(6月上旬)
学院社会实践领导组对申报的团队进行评审,遴选确认校级和院级重点团队。通过学院立项的重点团队,学院将予以一定数额的启动经费扶持,并在实践结束后开展优秀重点团队评选,再按照“以奖代补”的方式发给一定数额的奖金。
(四)学院培训阶段(6月上旬)
通过学院立项的重点团队,学院将组织专题培训,培训对象为团队全体成员、指导教师等。培训内容主要涉及社会实践活动的策划准备、组织实施、总结评估、安全保障等方面,及调研、科研等基本方法。
四、几点要求
(一)高度重视。团队组建是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我院打造人才培养第三课堂的关键环节。未列入本次申报范围的团队不能参加下学期优秀重点团队的评选。未按照要求及时开展好、组织好、总结好实践活动,未按照学校社会实践课程化要求提交一定水平的调研报告、学术论文等实践成果的,不予认定相应学分。2012级本科生全员参与团队实践活动情况和学院各级团队组建情况作为优秀组织奖评选依据指标。
(二)精心组织。院学生会、研究生会和学生社团要广泛动员,深入挖掘社会资源,做好团队组建和推选工作。团队组建要与基地建设有机结合,积极依托现有基地组建团队,重点做好老基地的跟进续建工作,在有余力的情况下根据重点团队项目开拓新基地;新建基地须于5月28日(周三)前填报《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登记表》(见附件2)。
(三)加强指导。学院将安排热心学生教育、业务能力较强的领导专家担任指导老师,全程指导学生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和自身成长实际选题组队、撰写方案并组织实施(如调查问卷的设计、调查报告、实践总结等实践成果需经过专业指导老师或专业方向基本一致的研究生认真审核)。各实践团队负责同学应主动联系指导教师,积极争取指导和支持。实施好社会实践课程化的学校要求,对前期准备、方案论证、组织实施和提交实践成果同第一课堂的考勤、面授、测试和成果提交一脉相承。杜绝出现酱油团队、无成果团队、无统一指挥团队。
说明:每个日期都要按照学校要求的时间节点提前两天向学院提交申报等材料。
附:1.2014年暑期社会实践院级重点团队申报情况一览表
2.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登记表
共青团数学计算机科学学院委员会
二〇一四年五月十日
|